大拇指之所以打绷带,还不是先前在二胜家干架弄伤的?都肿了,但却不影响杨永青的好心情。
而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。
确实啊,老杨家大安虽说之前是状元郎,在京城翰林院做事,但那些对于老杨家来说是一份荣耀。
这份荣耀却不能即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,和对家族子侄的照拂。
就好比一个贫困家庭,父母双下岗,结果老天爷照拂让他们有一个好儿子,或者好女儿。
念书的时候都不需要父母如何操心,生来就带着最强大脑,每次考试都考第一,不仅班级第一,还是年纪第一,地区第一。
上了初高中,换了赛道,别人家父母又是送补习班又是请一对一私教的,寒暑假也没停歇过补课。
而你家孩子全都是靠自己,周末放假回来还得帮爸妈去出摊,干各种事情。
可是一场高考下来,你家孩子直接成了当地的文科或者理科状元,被清北大学录取。
当地的领导,从教育局到校长到镇长到街道办主任,大家亲自把录取通知书和当地zf对贫困学生的补助资金送到你家。
好了,到了这一步,你家孩子获得的也只是第一步:荣耀。
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
从这一刻起,孩子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,还不能转化为实际利益的东西。
那种东西,在家边,叫做面子。
从此你爸妈在街上出摊,人家聊起来都会提一嘴:那对父母有本事,供出一个高考状元来咯。
但你爸妈依旧要辛辛苦苦起早贪黑的摆摊,家里屋子破了,家具家电坏了,可能还会在修缮和换新之间犹豫徘徊,捉襟见肘。
你父母亲人病了,去当地的三甲医院看病,依旧要挂号排队,一切按照程序来。
可能上午拿的号,得拍到下午才能进去拍片,然后第二天才能出结果,得等!
但是,如果子女在清北大学里继续努力,一路高歌,那么当你毕业的时候,就不说赚多少钱了,只谈赚钱,格局太低。
咱就说你子女在学校表现优秀,做了选调生,又或者参加了国考……
卧槽,那就不得了。
从此你们一家人就等着被带飞吧!
就算每月到账工资看着也就那么回事,但是捧铁碗吃饭的香,是外面人所不能体会的。
不然,为啥古往今来,都流传着一句话: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呢?
古人,是用一代代人的经验和血泪做出的总结。
而老杨家三房的大安,好巧不巧,他对应的就是上面的那种例子。
而且,大安更牛逼!
在后世,高考状元有很多,每个省,每个市都会选出自己的大状元小状元来。
但大安的这个状元,可是覆盖整个大齐。
如同养蛊似的,从大齐成千上万的学子中,一层层,一遍遍的筛选,最后走到金銮殿,走到皇帝面前,由皇帝亲自点名的那个,才是状元。